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系统之臻莽>第0159章 太宰归田

如果有可能,文帝真不希望桓知儒这位帝国柱梁归隐。但朝局腐朽太严重了,再不刮骨疗伤,恐怕大臻连十年都撑不下去。

世家大族什么德行,文帝看的很透彻。如果蛮夷赵国开出三公之位招揽他们,大臻帝国的世家大族绝对都会毫不犹豫的出卖大臻,倒向异族蛮夷建立的赵国。

桓知儒牺牲了站在巅峰的权力,抛弃了累积一生的名望,为的就是能够给大臻帝国续命。

以一人之力续国之命脉,也就只有他能做到,其余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能力。

大臻帝都的风激云荡,随着桓知儒卸下三公之首的位置而落幕,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了下来。

二月廿四,桓知儒携家眷收拾好东西搬离太宰府,准备回兰陵郡老家。

这一天,帝都下起了稀稀疏疏的小雨。桓知儒阖家二十余口人,赶着三架马车离开帝都。

在马车使出帝都城门时,桓知儒看到了禁卫簇拥下的文帝,在城楼上远眺的身影。

三里亭中,桓知儒拜别了相送的贩夫走卒。十里亭外,他饮下门生弟子准备的壮行酒。

帝都三十里外的卫城,桓知儒遇见了等候多时的俞胥,谢安,王朗之父王敦,以及沈焉等人。

这些人皆是帝都世家大族的主事之人,说是把控着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也好不为过。

桓知儒让家眷找一家客栈落脚,他只身一人前去与俞胥等人相会。

稀稀疏疏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油纸伞下的桓知儒脚步沉稳,没有丝毫归隐的落寞。

“桓老豪气干云,今日我等不谈朝政,把酒痛饮一番!”

俞胥等人亦是没有被罢黜之后的郁郁之气,似他们这等世家大族,就算失去朝堂职位,家族也不会因此没落,只不过是在朝中少了一些话语权而已。

“哈哈!老夫承蒙诸位惦记,酒尚温否?”

桓知儒大笑着与俞胥等人谈天说地,如同至交好友一般。任谁也看不出来他们此前朝中争斗的波澜。

最后,俞胥等人辞别之时,沈焉颇为感慨。

“桓老,您虽与我等政见不同,但沈某打心底里佩服!数尽古今,这煌煌中原之地,实在找不出第二位似您老这般以身取义之人!”

“呵呵!老夫可没有沈家主说的那么伟岸,只是放不下这悠悠万民,乱世苦,乱世之民更苦!”

这句话似乎将众人带进另外一重天地,场面一阵沉默。

“还望诸位在为家族谋利之时,心中权衡一番!不管如何,我中原堂皇血脉,绝不能沦为异族蛮夷统治下的苟且之民!”

桓知儒话音落下,谢氏大族的谢安毫不犹豫的回应。

“这点桓老放心,中原之地有中原之地的规矩,不管何人坐上尊位,俯视天下,堂皇血脉的传承都不会断绝!”

其余俞胥、王敦、沈焉等人也是义正言辞的保证,谢安之言亦是他们的想法。

辞别以后的桓知儒眉头紧皱,他明白谢安话语中潜藏的意思。

那意思分明是说,哪怕将来大臻帝国崩灭,十六国入主中原,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依旧不会有事,中原堂皇血脉将由他们来传承下去。

这无异于当面将桓知儒讽刺一番。好像在说,‘看!你桓知儒虽然手段通天,将我等赶出大臻朝堂,但真正肩负传承重任的,还不是我们这些人?’

他们这些人的讽刺桓知儒倒不放在心上,历经三朝的他,还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心生波澜。

真正让桓知儒忧虑的是,他从俞胥等世家大族主事之人的话语中,听出了他们对时局所持有的态度。

自己已经辞官归隐,再多的忧虑也没有什么用。路已经踏出来了,之后就看文帝的手段与太尉武牧的配合了!

……

二月末,武白收到帝都重新拟定的配给,这一次丝毫无差。

他还不知道帝都朝堂中的巨变,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因为这些都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此时的他,正在忙碌着筹备新军组建事宜。武白将章邯向威虎卫大营报备,名义上让章邯担任新军佐将。

新军军营定在阳城与赵国桂城之间的卧虎坡,阳城做为军队后勤城池。

一切准备就绪,征兵之时,章邯打出幼虎将军的旗号,应征者络绎不绝。

这归功于武白在边境三城的声望,边境三城之人感念幼虎将军恩德,听到此次征兵之人是幼虎将军,自然踊跃参与。

忙忙碌碌直到三月中旬,期间许义、苏亮等人邀请武白一起参加早春文会,都被他婉拒,实在没有时间分身。

三月十九,这一天武白正在与章邯商议新军的定位问题,是全部训练成骑兵还是混合兵种,必须提前定位。

骑兵有骑兵的优势,但万人规模的军队,想要全部训练成骑兵的话,不说别的,军部就不可能支持,耗费太大了!

最后经过商议,武白与章邯将新军分成三个部分,分为骑兵、刀盾、弓弩兵。

骑兵两尉又细化为一支重甲骑,一支轻骑。刀盾兵两尉,弓弩兵一尉,一千二百名弓兵,八百弩兵!

将新军的定位确认后,武白打算与章邯一起与卧虎坡看看正在建造的军营。

录事堂暗卫却急匆匆而来,禀报武白,上个月帝都朝局发生巨大变故,三公之首桓知儒辞官归隐。

这么晚才收到消息,武白有些不愉,不过想到帝都谪仙酒楼才扎根不久,而且那里的局势不比别处,暗卫不可


状态提示:第0159章 太宰归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