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黄海县城>第九章

这边韩红星已决意放弃高考,那边韩红旗却准备考供销干校。为解决人才荒,市供销联社办起了干校,从青年职工中选拔人才,毕业后可获得系统内认可的中专文凭。赵主任告诉韩红旗:想深造的人很多,报名资格都得争取,批假让大哥回来找关系。

想来想去,唯一能找的关系只有姑父。姑父当兵出生,后在部队入党、提干,几年前正连转业,现在是土产公司正股级供销科长,与县联社人事科长是平级,为报名事打探情况应该不是大问题。但姑父军人出身,为人耿直,不愿为一些琐事去求人,所以,直接求他办事很难。不过姑父凡事服从小姑,只要小姑肯帮忙,姑父不办也得办,因此,亲戚们有大小事都去找小姑。

小姑在五兄妹中排行老三,大家按习惯称小姑。她年轻时经人介绍到糖烟酒公司做勤杂工,因为家里穷得连睡的地方都没有,只得跟公司借一个地方摆张床,从此,小姑以公司为家,起早贪黑、不计名利地工作,终因表现优秀而转正入党,成了县优秀党员,后来调到糖烟酒门市当营业员。小姑不仅服务态度好,业务上也是商业系统一把好手,过秤、包装、捆扎、算帐,各项技能娴熟,特别是算帐,糖果啊、大糕啊什么的,几斤几两该多少钱都在脑子里记着,根本不用敲算盘。

糖、烟、酒都是紧俏商品,没有供应证买不到,家里人常找她走后门,次数多了小姑嫌烦,再找她时会吃闷。不过,只要是亲戚们找她,就肯定能买到想买的东西,只是找的次数多的人站那等的时间久,吃的闷也多,因此,小姑虽脾气冲,大家仍最敬重她。

韩红星小时候常跟在大哥或二哥后面到小姑门市,观摩他们买东西的情形:往柜台外一站朝小姑望,小姑冷着脸皱眉不理。没有顾客时,凑上去热热呼呼叫一声小姑,小姑说不差这声叫赶紧走!然后又是一阵沉默,再没顾客时,又厚着脸凑上去喊小姑。两次一叫,小姑恶狠狠地问到底要什么!外面人说想买两条大前门。小姑急了:没得了呢!每家计划只有几包,你张口就要两条,肯定没有!然后又不搭理。再过好长时间,小姑过来说:就一条,要就拿了走,不要现在就走。柜台外人也不吱声,拿出一条烟钱给小姑,小姑气乎乎地拿一条烟出来:走吧!不准再站这里。外面的人拿到一条烟,换个位置又不走了。不是说好了吗?你走不走?不走将烟还给我!小姑发狠,外面的人不吱声也不走。又过一阵,小姑过来说,只能再搭一条大运河,这个计划还有,行不行?不行,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叫买大前门。小姑没法,在里面和別的营业员一阵长嘀咕,然后气呼呼过来:钱拿来!接着又摸出一条烟给外边人,同时将秆砣拿在手上敲柜台:下次再来就用这个砸......

韩红星从未跟人吹过牛说有个卖糖烟酒的小姑,因此没找过小姑买东西,更没吃过小姑的闷,跟着大哥、二哥后面过来,小姑总会偷偷递几块糖过来,流着口水却不好意思接,小姑就将糖硬塞进自己口袋并交代:“和哥哥分着吃。”

韩红旗为求学事找小姑,小姑非常支持,说和联社管人事的刘科长熟,平时两家就有走动,为侄儿前途事一分钟不耽误,今晚就和姑父去拜访,打探相关消息。韩红旗问要不要准备点礼物,小姑说家里有盒饼干,再到班上秤两斤白糖就行了,韩红旗要给钱,小姑不许。

第二天,韩红星到小姑家替大哥打听报名的情况,小姑说经向刘科长打听,县联社党委已研究制定了报考资格的四条标准,第一政治清白;第二工作先进,年度先进工作者优先;第三业务突出,曾获得全县业务技能比赛前三名优先;第四年轻化,25周岁以下优先。四条标准即将在全辖公布,各自对照、相互监督,除第一条必须符合,其他三条谁符合的条件多选谁,如果符合的条件比別人多,无需找人帮忙,如果符合条件没有別人多,找谁帮忙也没用。

小姑昨天才问过大哥的情况,他连续几年先进工作者,25周岁以下,因此可以放心,肯定能报到名,关键要看五月份的文化成绩能否通过。小姑在商业系统上班消息灵通,她告诉韩红星一个好消息:今年招工考试将于三月份开始,很快就出公告,另外今年还有全国性的招干考试,不久也将出公告,要韩红星回去也好好复习,争取把握住机会,如果能考上招干比考上大学还强。

前天晚上和王书玲分手,她叫先避一阵等事情平息再见面,今天听说即将招工、招干,韩红星决定晚上去王书玲那儿,将好消息与她分享。

关于招工考试,只要是定量户口都有资格参考,小学毕业与高中毕业考同一张卷。韩红星读初中时就替别人代考过,已能考出好成绩,现在轮到自己考了,心想如果能考个好工作就有资格到王书玲家提亲,她家也不会坚决反对了!

回家去告诉母亲关于自已和大哥的好消息,母亲主动叫韩红星晚上放学去临洋镇,告诉大哥喜讯。

去临洋镇正合韩红星心意,晚上可以言正名顺不回家。下午逃学,四点多就到了大哥那儿,告诉他好消息后,以回家学习为名急急离开,待在螺丝厂门外等王书玲下班。上次到厂里找过后,她已定下规矩,不经允许不准进厂。

等来下班人群时只见到赵海燕,迎上去招呼。对方很吃惊,告诉说王书玲已经两天没


状态提示:第九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