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女神不应有恨>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脉之泽五世在

“不对,你这推断有问题,如果是你说的这样,吕氏为什么不自己争天下?刘邦何德何能,拣这个便宜?”

“很简单,刘邦的身份并不简单。”

“哪里不简单了?难不成他还能真是赤帝之子?”

“这倒不是。不过他不是一个混迹乡间的流氓那么简单。无论如何,吕公把女儿嫁给大她十五岁的老流氓这种事,想想也知道没有那么单纯。”

“不是说吕公会相术,能看出刘邦贵不可言吗?”

“与其说他通过相术看出刘邦贵不可言,不如说他根本就是认识刘邦,知道他本来就贵不可言。”

众女表示听不懂:“怎么叫本来就贵不可言?”

“刘邦,十成里,有九成是周王室遗孤。”

“怎么可能?这怎么扯得上关系?”

“这里面关系大了,你们且听我一一分辨。”

花雪又喝了口茶,娓娓道来:“首先,刘邦出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而恰恰是这一年,秦灭周天子。秦国是不会放过在册的周王室成员的,但是还没有上告宗庙登记的小王孙被隐藏起来却很容易。秦**队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个遗孤,自然不会在意。”

“就算有这么个孩子,这跟吕不韦扯不上关系吧?吕不韦怎么会认识这小孩儿?”

“这个时候吕不韦还在赵国和赢异人在一起,确实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接下来就有关系了:异人即位以后,拜吕不韦为相,东周王室的另一支,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伐秦,异人派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公国。”

“照你这么说,吕不韦和东周是亡国之恨,怎么还会帮东周遗孤复辟?”

“这件事里有一个相当蹊跷的问题:秦国猛将如云,为什么会让吕不韦领兵呢?吕不韦就算是相国,也只是政治上才能卓著,拜相已经很夸张了,领兵是不是很奇怪啊?真把吕不韦当姜太公用啊?”

众女都被《三国演义》里曹丞相和诸葛丞相天天在外面打仗给误导了,刚刚没觉得吕不韦领兵哪里奇怪了,这时候一想还真觉得奇怪。相,给人的印象分明是文官,春秋战国的时候也是这样没错,廉颇蔺相如不就是将相和嘛?试想一下,赵国出兵不让廉颇统帅,派蔺相如领兵,怎么看也不对劲儿。

“很显然,这里面有问题。”

“或许是异人想要收拢兵权呢?”

“收拢之后再放出去?异人在位三年,每次出兵都是派的蒙骜,为什么偏偏这一次,去的是吕不韦呢?”

“好吧,你说为什么。”

“因为这一次,是吕不韦主动要求的。吕不韦要自己领兵,才有可能保住周王室血脉传承不绝。”

“吕不韦不是齐国后裔吗?为啥这么关心周王室?”

“往大了说,姜齐从来没有背叛过周王室,背叛者是田齐。往小了说,周王室和姜姓吕氏根本是一家人,姻亲。”

“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还不算背叛?”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采取的“尊王攘夷”的口号的另一种说法。

“这句话显然被曲解了。这个‘挟’字,是辅佐的意思。当年姜太公封齐的时候,接到的命令就有一句,要他‘挟辅周室’。齐桓公尊王攘夷,就跟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一样,有生之年,从来没有背叛过。”

“那他的后代?”

“曹操的儿子曹丕取代了汉室,那是他一直把握着大权;齐国自桓公以后,并无霸主,自然就更没有背叛汉室的举动了。”

“这个算你说得通,那姻亲又是怎么回事?”

“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根本就是姜太公的女儿。你以为周公旦为什么要恐惧流言?他清楚地知道谁觊觎天子之位,谁就要承受姜齐的怒火。齐国虽然只是侯爵,但在姜太公的治理下,实际上比公国还要强大。”

“你这追溯得也太古老了吧?到了吕不韦的时代,八竿子也打不着了吧?”

“这不一样。如果只是某一代并不出名的祖先结了亲,当然不受重视。但武王后是太公女,意味着齐国和周王室是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戚。周王室父系祖先姬姓,母系祖先姜姓,这才是妥妥的炎黄子孙,正统王室。田氏代齐之后,整整五年,周王室才认可田氏的爵位。齐国如此大国,周王室处理起来为何如此怠慢?不甘心最后一个铁杆也没了罢了。在那以后,吕氏后人,几乎可以确定是在周王室的庇护下生活的,直到吕不韦出山。”

“你这么说,那我问你,吕不韦不老老实实辅佐周王室,出去经什么商啊?”

“这就更有道理了。吕氏出去经商,恰恰是为了周王室无疑。”

“怎么说?”

“债台高筑的典故,你们听说过吗?”

众女点点头,然后又齐齐摇了摇头,都是听过这个词,却不知道出处。

“这个词出自《汉书》,确实生僻了些。”

《汉书》不算生僻,但是基本不在当代女子的读书列表里。尤其有了《资治通鉴》以后,一般看过《史记》之后都是看《资治通鉴》的。《资治通鉴》部头太大,很少有耐得下性子的,所以其余的史书看得人就更少了。除非像关羽一样,家里就一本《春秋》,自然只能几十年如一日,就读它了。

花雪继续解释道:“债台高筑说的就是当时的周天子周赧王。他为了能够出兵打仗,都不得不向富户筹借军资,其穷困可想而知。”

其实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脉之泽五世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