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军事承包商>第392章 W型射击阵地!

1940年11月16日,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以及安徽省宿县、蚌埠、临涣等地的伪军共5000余人,附坦克30余辆,在数架飞机掩护下,向淮上地区进犯。

驻该地区的国民党军闻风丧胆,向太和、阜阳方向逃跑,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司令员彭雪枫的带领下奋起反击。

彭雪枫是一名创造性超群的名将,特种骑兵连现在所用的“雪枫骑兵刀”,就是他亲自设计的一种,适合中国人体型和大局情况使用的骑兵刀。

在这场战斗中,八路军第四纵队取得了胜利,同时,一名机枪手在弹药兵双手托起脚架的情况下,用轻机枪打下了一架,低空扫射掩护日军撤退的飞机,机上三人全部阵亡。

这就是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机枪打飞机”的成功战例,而这件事情的发生,距离现在还有好几个月。

在当时,这个奇迹的出现,不仅得到了八路军高层的大家赞赏,甚至连国名党第一战区司令卫立煌,也特意发来了嘉奖令,表示自己的敬佩。

而这架被击落的日军飞机,也被运往了沈丘、洛阳等地展览,引来了群众的争相观看。

刑风这次之所以敢口出狂言,打几架小鬼子的飞机下来玩玩,就是借鉴的这个案例,以及自家这骑兵连的超强火力,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形,加上这场局势特殊的战斗。

结合各个因素,一个非常适合,堪称完美的战术,才会出现在刑风的脑海中!

当然,刑风这种成建制的步枪打飞机阵型,整个中国的抗日战争中,都从未出现过,正真出现的时间,还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最主要的战场就是朝鲜援助战争。

到这时候,中国的志愿军部队才就有了成熟的,有关轻武器对空射击的作战理念!

刑风这次的战斗方式,吸取了一部分后世才出现战术理念,同时还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以及这个战场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较大幅度的改动。

首先是这个射击阵地!

以往的轻武器对空射击方式,整体进行区分的话,主要分为两个种类。

第一种是条件不足之下,采用的栓动步枪卧倒“仰射”,比如三八大盖,毛瑟步枪等等。

栓动步枪的火力持续性超低,效率成功率自然很不尽如人意,通产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敌我距离,由有距离感较强的人“预判”飞机身位,进行集体同时射击。

比如一千米之内,两个飞机身为的预判量!

这种方式下,通常都是以排连单位进行射击,先不说命中率很低,主要还是危险性超高。

哪怕运气足够好,命中了飞机的前方螺旋浆或者油箱,只要没有打穿铝制蒙皮,击毙里面的驾驶员,让飞机上的航空机枪还能有时间开火。

结果就是满地的碎肉,用命换飞机!

当然,在这种步枪打飞机的战斗中,哪怕一个排全部阵亡,能换一架飞机在当时看来都是赚的。

第二种方式是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由一个排或者班,甚至是连级单位,架设轻机枪或者重机枪,组建成一个对空火力阵地。

这种方法由于使用的是自动武器,火力持续上有了较强的保障,射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动。

不再采用全靠蒙的预判射击,而是用两人一组控制自动武器,全阵地统一规定一个角度,九十度或者四十五度统一枪口,定点全火力扫射。

在小鬼子飞机必经的飞行航道上,用密集的子弹在高空中,形成一个持续的火力网。

假设一个排30人,每人一把射速超过600的轻重机枪,组成一个60平米的射击阵型。

那么0.1秒钟之内,将会有一个由30颗子弹,形成的60平米金属片状子弹网,从地面撒向天空某一点。

按1秒钟计算,那就是10个金属网!

如果以一把轻机枪30发的弹匣,那就是长达3秒多钟,由30个金属网形成的垂直金属弹幕,将会从地面连接到一千多米的高空。

二战的飞机速度不是很快,通常只有几百公里,急转机动能力也很差,更没有火力预警系统,一切全凭飞行员眼睛目视观察。

如果不是事先发现,很难逃开这种密集的火力网!

运气好的飞机,或许只是命中无关紧要的位置,可是运气差的飞机,那就只有一个后果——

冒着烟,呜呜掉下来!

当然,这种战术刚出来的时候,还是很有效果的,可是等大家都知道了,飞行员也不是傻子。

只要不是必须强攻的目标,通常都会拉高机身,要么逃开,要么采取远距离扫射来反制。

如果条件允许,还会有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用轰炸机从高空投射炸弹进行轰炸,把轻武器射击阵型驱散后,战斗机再俯冲下来扫射,完成致命收割。

由于两者之间的特殊对立关系,飞机的应对措施升级了,轻武器射击战术也同样会随之升级。

采取掩体防护、或者打完就跑,换个地方继续布阵,等等的布阵方式,也随之衍生了出来。

刑风这次采用的作战方式是第二种,不过并不是傻乎乎的原样照搬,而是根据自己这个战场的实际情况,做了很大幅度的几样修改。

首先,依旧是定位全火力射击,但是刑风不是采用双人制,而是特殊设计的单人射击。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省出大量人手,增加一倍的火力强度!

以骑兵连主力部队的人数,加上刑风和几个小队长,一共是一


状态提示:第392章 W型射击阵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