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乐极生悲,在这群雄割据的时代,发展得越快,被盯上的就越快。在韩泫打下交州的同时,吕蒙已经带兵深入山越地区,寻得韩泫下落,并通报孙权,请求江东再出一支军队,镇压山越,自己则长驱直入交州地带,准备擒拿韩泫。而刘备也已成功打下汉中,还如正史所述,将西凉的锦狮马超招入麾下,实力大增。马超,字孟起,司隶部扶风郡茂陵人,东汉卫尉马腾之子,汉末群雄之一,蜀汉开国名将。早年随父征战,平阳之战大破并州刺史高干和南匈奴呼厨泉的联军。后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割据雍州,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退守凉州。失败后依附张鲁,又转投刘备。带头上表刘协扶刘备称王,又辅佐刘备称帝。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终年47岁,追谥威侯。《三国演义》中,因俊秀容貌与狮盔银铠的非凡装束而得名“锦马超”,有“不减吕布之勇”之美名。
这一支西凉铁骑落入刘备之手,不禁让曹操和刘璋大为头疼。他们离刘备最近,很有可能最先被这一路铁骑打得毛都不剩。然而,因为韩泫的介入,打得曹操丢盔弃甲、割掉胡子毛发的马超,在进入刘备军后的第一个对手,竟是黄忠。由于韩泫拿下了交州,刘备深惧荆州后方不保,恐被韩泫偷袭。便兵分二路,一路由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率领,在打下汉中之后调整片刻,便攻入巴蜀境内。一路由庞统、马超、马岱、魏延率领,由骑兵部队组成,极速调回荆州支援正在管理荆州大小事宜的关羽。说来也怪,刘备一向以仁德自称,书上写的可是刘备起初不愿听众人劝说,执意不肯拿下巴蜀,庞统无可奈何,故意走近刘璋军大将张任的埋伏内,命陨落凤坡,让刘备有了替军师报仇的出师之名,刘备军名正言顺地占领了巴蜀之地。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可是韩泫所见识到的刘备,真没有那么多的仁德事迹,毕竟战场之上,没有感情可言,史官或许是为了让历史更有传奇色彩,所以多加描述了一番吧。又或是书如果写得太死板,无人愿意观看,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可是数不胜数,多加了些许历史情节,才更能吸引人吧。但这些都不是韩泫目前应该考虑的重点,如何巩固好自己在交州的低位,怎么发展自身的实力才是当务之急。韩泫此时还沉浸在胜利的战果之中,熟不知有两波极大的危险已经悄悄接近。
而曹操在听闻韩泫拿下交州之后,宣贾诩、荀彧、荀攸、程昱等人深夜到丞相府共同商讨对策。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贾诩、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皆是赫赫有名的优秀谋士,接下来会做介绍。)
曹操极其有震慑力,给人无名的压迫感,若不是亲近的人或者有才华并且能够为他所用的人,拜见这位现任的曹丞相通常都是心惊肉跳的。曹操见众人已到,开口道:“孤想将交州牧授予韩泫,以此来煽动刘备、孙权、韩泫三人之间的关系,爱卿们意下如何?”“回丞相,臣没有异议。”贾诩首先回答了曹操。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曾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贾诩的计谋极其毒辣,阴险狠毒至极,且计谋言出必中,后世人称“毒士贾诩”。而他在曹操面前也颇懂得展示和隐藏自己的才能,最终位列三公。
荀彧、荀攸、程昱等人沉思片刻,皆认同自己主公的看法,都回答道:“臣认为此计可施,丞相精明。”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屡次献计,立下无数功劳,晚年因心存汉室,渐渐被疏远。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程昱,字仲德,兖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