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见到林琰,已不认识了。
进来先团团见礼,独到林琰时却不作揖,瞪着黑溜溜的大眼睛仰着头把林琰上上下下看了一回,问道:“你就是爹说的叔叔?”
老太太轻轻拍了他的背一下,笑骂道:“淘气,见着叔叔还不行礼?平日里你不是还念叨,见了怎么又不叫人?”
林飞瘪了瘪嘴,林琰看着好笑,在他没反应过来之前,一把抱起他,笑道:“我就是你爹说的叔叔。”又扭头和老太太说:“像我,不像大哥。”十分得意的摸样。
完了又和林飞说:“可不许见着谁都叫叔叔,就要这样,先问清楚,叫了叔叔要给见面礼的。”说得老太太骂他教坏孩子。
林海等人得了信,就没留着吃晚饭,送走了客人就回来了。
卢慧娴还在月子里,不能见风,北方的深秋寒冷刺骨。为就便她,接尘宴就安排在正房里。
林家人口不多,又是一家人,就没顾忌那些俗礼,一桌围着坐了。
济济一堂,好不热闹。
天一日日的冷下来,因林琰回来,家里却比从前热闹了几分。
林琰的亲事又提上了日程。
原没想着他这会子赶回来,就说林鸣的满月宴只请几家近亲和常来常往的人家一起热闹热闹也就罢了,也是怕折了孩子的福分的意思。
但因林琰的归家,明明是林鸣的满月宴,但各家太太奶奶们话里话外的都是探问林琰。
52第五十二章
贾母到得不早不晚,像是算好了似的。卢家先到,随后是崔家,然后就是荣府。
崔老太太身上不舒坦没来。
贾母懒怠坐席,因说年纪大了吃不得什么东西,坐在席上反而扰得大家都用不好,遂不上席,老太太便陪着在里面屋里听戏。
也不要椅子,一人抬了一张锦塌,随心爱吃的拣几样放在小几上,随意吃着说话儿。将自己的两桌席面,赏了那没有席面的大小丫头并那应差的妇人等,命他们在窗外纜也只管坐着随意吃喝,不必拘礼。
老太太平日自律,少有在外人面前躺着的,因说:“你自便。”
贾母享用惯了的,一路坐车过来,又陪着说了会子话,就有些受不住,就不推辞,往塌上歪了,说:“失礼了,”又说:“瞧着你还大些,倒比我硬朗。”因说起年纪,果然老太太要大一岁。
老太太道:“只是习惯了,还是不行了,毕竟到了这个年纪。”又问:“腿酸不酸?叫个小丫头捶捶腿。”
贾母点头,下面就上来两个小丫鬟,一个拿着美人锤,一个端着脚踏,走至塌尾放下,那一个就坐下。
老太太手里拿着檀木珠串缓缓地拨动,贾母见了问道:“是吃长斋,还是只初一、十五吃?”
老太太笑着亮出手里的檀木珠串,自嘲道:“做样子罢了,黛儿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从前在在姑苏老家倒是吃长斋,到了扬州才慢慢改了,在京里这几年已是全丢了,不过去寺里上香,方才吃一顿两顿罢了。”
七八岁的年纪,一身大红的衣裙,镶着银狐毛,衬得小脸儿白嫩得似能掐出水来,夹着刚烤好吹得不烫不凉恰恰能入嘴的孢子肉,送到老太太嘴边,老太太笑道:“我们敏儿知道心疼祖母了,”却摇了摇头,“祖母今儿吃斋,敏儿自己吃。”
家里四个女孩儿,老太太都以序号叫唤,唯独唤这个小孙女的小名。
贾敏却执意不肯收回手,娇声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祖母心里有佛祖,佛祖又怎么会计较这些?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吃肉怎么能行?我一日不吃肉,肚子就总是饿的。”
末一句说的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乍然听到这熟悉的话语,贾母瞬时有些恍惚,似听见屋外有女儿的说笑声。一时竟忘了计较黛玉关心的对象不是她自个儿,而是一个她眼里外四路的亲戚,笑道:“这孩子一向孝顺。”
见有羊肉汤,老太太命念珠盛一碗给贾母,道:“喝晚热汤,暖暖身子。”
贾母回过神来,示意鸳鸯接过来,道:“他们兄妹三个随了他们母亲。”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林珗兄妹几个身上。
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贾母辈分高,她若不上席,只她够辈分相陪。于是两人避出来,所说的话自然也只有两人知道,不教第三个人知道,必然是那话不好在众人跟前说。除了林琰的亲事,不作他想。
秉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对方不提,她决不主动凑上。但看贾母提的是哪一个,若是好的,自然不必往外推,冒冒然然拦着,倒显他们小气;若是不好,到时候只管往林海身上一推也就完了,贾母必然不会不顾脸面又转头去问女婿。
话题转到这里,老太太就知贾母接下来要说什么,忙打叠起精神,唯恐不仔细应了什么不该应的话。
就听贾母接着说:“运数也随了他们母亲,也这么不顺。珗儿娶亲匆匆忙忙的,我们离得远,他两个舅舅又脱不开身,竟没个长辈过去。想一想,我的心都是疼的,”就是一叹,“难为这孩子也不怨怪我们。总算是苦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