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楚820>7、东征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克殷三年后,走向他的最终归宿——死亡,时年五十四岁,其子周成王姬诵继位。

由于周成王年幼(十三岁),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旦惟恐周成王年纪太小,当政恐诸侯不服,于是发扬劳模精神,亲自摄政治理天下。

“摄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

一般听到“摄政”这两个字,总会不自觉的把它往贬义词上归类。因为上面那句只说了一半,还有前人总结摄政后果的下半句:“……如王莽者,是为皇帝自隐也。”

在权力的诱惑下,摄政者挖空心思谋私利,摄着摄着,慢慢的便崴正了——自己做皇帝。

不过这种情况在周公身上不可能出现,毕竟宗法制度的起草人是他,有这种天下为公思想的人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何况新上任的周成王是姜子牙的亲外孙,而姜子牙此时正在王宫喝茶。统领王宫的卫戍部队总管叫做姜伋,姜子牙大儿子,周成王亲舅舅。所以,周成王很安全。

但是这位周公也太敬业了,是个急性子,估计做法有点不妥,摄的政有点过,抱着周成王直接坐上王位面见大臣(“践阼而治”),让这帮朝堂下的大臣是朝你磕头还是朝周成王磕头?

最让群臣受不了的是周公大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政策不透明,随便写个东西盖个章子就当正式文件下发。

尤其是周公的几个亲兄弟,他们觉得江山是咱爹打下来的,辅佐周成王按说兄弟们都有责任,凭什么你周公就一肩挑?更何况但凡涉及周成王问题上,周公也都暗箱操作,不搞民主集中,每次开会兄弟们聚会总是吹胡子瞪眼睛,不欢而散。

周成王对周公的意见也很大,请了很多家教,整天书房学习,足不出户,没有娱乐时间,学不好还体罚,每次几个叔叔来看自己,周公都横加阻拦,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久而久之,诸兄弟意见达成一致——莫非周公想要篡位(“公将不利于孺子”)?

这也不怪诸兄弟会有这种想法,西周以前没有人摄过政,经验不足,前车之鉴不多,心里没底。管叔年纪最大,按照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周公主动要求摄政,除了引起猜疑,没有合理的解释。

这一切都被帝辛之子武庚看在眼里。

春秋战国期间,许多国家被灭,多是采用“灭国不灭祭”的做法。先秦古人,对先人是崇拜的,他们认定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应该保留其宗室庙祭,用以祭祀先人。如果没有祭祀,这些国家的先人必流浪于天际之中,将怪罪征服者,必降灾于他们。所以,先人一定要有人祭祀,不能斩草除根,否则,这是十分令人恐惧的事情。

武庚便是“灭国不灭祭”而存活下来的大商遗孤,主要的任务便是祭祀大商先人。但武庚显然觉得这份工作很清闲,没有前途,作为曾经的商王朝继承人,他有更为崇高的目标——复国。

武庚想趁周朝还未稳定的时候发动叛乱,至于人选问题,武庚已经初步定好,正是监视他的“三监”——管叔、蔡叔和霍叔。

这三人对周公摄政意见最大,分封的位置也不好,总觉得周公在暗中给他们穿小鞋。

为了履行监视的责任,平常这三人也没少到武庚处吃饭喝酒找乐子。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也成就了一段弥足而珍贵的友谊,俗话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找过乐,一起分过脏”为人生四大铁,读书是不可能有的,他们有没有一起铁过其他的史书没说,但是马上就会一起扛枪了。

加上武庚又善于来事,连当初周武王都舍不得杀他,一来二去,臭味相投,四个人便拜了把子。

当武庚把起兵的意思向“三监”表露了后,“三监”一拍即合,仔细一琢磨又面露难色,没兵没将,自己也没实战经验,何况还有一个造反的祖师爷姜子牙正在镐京喝茶。

“三监”的意思是推脱,起兵也就是酒桌上随便说的,酒散了就不当数的。

武庚很认真,当即表示我们有大将飞廉,飞廉已同他秘密联络过,在东夷还有十几万游击部队,只要这边部署妥当,打开通路,十几万大军畅通无阻挥师西下,不成问题。

“三监”经过认真讨论,认为飞廉虽然有十几万大军,但属于殷商旧部和东夷散兵组成的乌合之众,一触即溃,战斗力不强。

“三监”的意思还是认为方案不成熟。

武庚非常认真,又当即表示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也同他秘密联络过,只要时机成熟,愿追随武庚反周大业。

“三监”面面相觑,本想杀杀周公锐气就可以了,没想到要玩大。

来真的了,那就豁出去了。

武庚为了联络更多的人,偷偷跑去找他的伯伯微子,认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微子一定会助他一臂之力。

微子确实表态一定鼎力相助,赴汤蹈火,毫不含糊。但只限于嘴上。

等武庚走后,微子又从事老本行——出卖,连夜向周公出卖武庚的造反方案。

周公旦得知此事,焦急万分,忙向周成王汇报,周成王年幼,一副置之度外的嘚瑟样:“我早就知道会出这种事,你犯得事,得罪了你的兄弟们,你去处理就好了。”

周公请姜子牙跟他一起去平叛,姜子牙不去,推脱要陪孙子(周成王)补习,时间上安排不过来,不过自己可以帮忙守家,


状态提示:7、东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