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大军阀>58.蝗灾1

有了自己的银行,办事就方便多了,李默涵甚至革新了自己部队的发饷方式。按照旧时的军饷发放制度,是由军官一级级往下放。这样难免出现军官克扣士兵军饷的事情,虽然李默涵对自己的军官比较有信心,且还有高薪养廉的制度,但是把廉洁全部寄托在个人的道德上,是一件不太稳妥的事情,至少李默涵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李默涵在军队里设立一个会计处,负责计算每个人军人的军饷。然后在华商银行里给每一个军人都开设一个账户,每月的军饷统统存入这个账户里。这样一来,除非是镇守使署没钱,不然就绝对不会出现克扣军饷的事。

就在李默涵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不期而至的蝗灾却打乱了李默涵的计划。

说起来这场蝗灾也是必然的,因为就在去年即1913年的时候,河南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旱灾。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于是乎,各地报告灾情的电报象雪片一样飞向镇守使署。

“怎么回事?有蝗虫为祸,那就调集人手扑杀就是了,经费不够的话,镇守使署可以拨专款。”李默涵看着一脸无奈的王士骅赶到很奇怪,“你这样傻站着干嘛?”

一旁刘慕圣摇着纸扇,说道:“不是王县长不作为,实在是乡民愚昧,认为蝗虫是天虫,只能焚香祷告,不能扑杀。”

王士骅也说道:“卑职之前有派人下乡去组织民壮扑杀蝗虫,但是都为乡绅民众阻拦,有的还把职员给打了。最为可恶的是,有些乡绅借机向百姓收取钱财,接祭祀巫祝的名目敛财。”

“岂有此理。”李默涵拍案而起,“这什么年代了,还来封建迷信这套?王县长,你去准备组织人手,这次我派军队跟着你们一起下乡,谁敢阻拦灭蝗虫,军法处置。”

这话提气,王士骅立刻来了精神,说道:“是,卑职这就去组织人手。”

刘慕圣却说道:“少爷且慢,一味用强恐怕适得其反。”

李默涵诧异道:“那师爷你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刘慕圣呼啦一声收起纸扇,笑问道:“少爷有没有听说过唐玄宗灭蝗虫的故事?”

李默涵摇了摇头,说道:“愿闻其详。”

刘慕圣哗啦一下打开折扇,摇头晃脑的说道:“开元4年五月,唐发生大面积蝗灾。百姓依旧法设坛求天收回蝗虫。可姚崇上言要天下百姓同捕同杀蝗虫。朝野惊慌。可玄宗认为可行,但朝堂上除张九龄之外,无一人赞同。玄宗决意要灭蝗,下令全体灭蝗虫。但是无法开展,上到官员下到百姓均认为不能捕杀。还把拆祭坛的张九龄给打了。此事禀报到玄宗处,玄宗发了愁。姚崇以楚王食蛭的事,要玄宗带头吃蝗虫。玄宗领意,并同意食蝗虫。连高力士也出来反对。正巧宫人传报姚崇的小儿子突发心痛病,倒地不知。高力士与卢怀慎对玄宗说,此乃姚崇当时发誓有祸一人担的报应。姚崇的小儿子不久就死了,反对灭蝗的人更是借此大做文章。还是姚崇据理力争,坚持到底,最终扑灭了蝗灾。”

李默涵恍然大,笑道:“师爷的意思,是要我带头吃蝗虫?”

刘慕圣收起了笑容,很严肃地问道:“少爷敢不敢?”

李默涵笑笑,说道:“蝗虫可是高蛋白,我有什么不敢?”

刘慕圣和王士骅都是一怔,显然听不懂高蛋白是什么意思。

李默涵只能跟他们简单解释了一下,两人便明白了。

王士骅说道:“既然蝗虫能吃,还大补,不如扑杀蝗虫之后,就把蝗虫煮熟了做成救灾粮?”

刘慕圣笑了,说道:“你到是会算计。”

李默涵说道:“这到也是个办法,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为了省下粮食,而是为了破除迷信。这次灭蝗虫,要顺带把对蝗虫的迷信一起灭了。那些什么蚂蚱娘娘庙什么的,一并都要拆除。”

救灾如救火,李默涵立刻带着大队人马赶赴受灾最严重的虞城县。为了增加灭蝗的声势,刘慕圣还出主意,花钱雇佣了一批说快板的,把灭蝗虫的事编成快板,一路走一路唱,到很是热闹。

李默涵对此十分赞赏,直说刘慕圣想的周到。

到虞城界内


状态提示:58.蝗灾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