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将一个古香古色的铸铁茶壶悬挂到柴炭上焚煮,又熟练地清洗过两个陶制的无耳杯,然后用竹匙盛起绿色茶叶倒入其中。孙兢的每一个步骤都以专注、安详、优雅的姿势进行着,仿佛在表演他的茶道技艺。
对面安坐的张锐一边审视着孙兢,一边梳理着他的个人经历。孙兢今年三十九岁,出身吴公家族,是本代吴公的四弟。早年在七军团担任过师团级的中军官,数年前调任第十军团任军团中军官。曾参加过突忽平叛后期及对鲜卑人的作战,在鲜卑战役结束后,他被任命为第十军团的副指挥官。在汉军中,孙兢也可算是一员资历深厚的将领。
帝国分裂后,孙兢跟随十军团的一部分人去上都投奔天佑帝。随后被上都内阁委以南军新编第七军团的中将副指挥官。此后,在信樊会战中,南军七军团的战绩不俗,曾受到过上都内阁的特别表彰。
上都内阁为何要选他来颁旨?张锐自接到孙兢送来的通知后,心里便有一丝不祥的预感。也许是上都朝廷见内战大势已定,现在就要来与我清算旧账?
张锐这样想,不是没有根据。上个月发生的丹水河之战,对南北双方的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丹水河之战中,南北两军共损失了十七位将军,十余万人马。其中丹水一线的战事,阵亡的将军就包括了石泰、荀昊、刘子成、廖鑫等九人。南军八军团和北军的四军团几乎拼得同归于尽,北军的重骑兵和游骑也全军尽没。
白天的战事结束后,王世充在傍晚时分,下令位于南岸的十二军团右师搭建浮桥渡过丹水河。并与26日夜间,迂回到北军二军团身后对其实施攻击。此时,北军二军团正与南军的九军团激战中,王世充部队的加入,成了压垮北军二军团的最后一颗稻草。
27日,均县战事结束。北军二军团被全歼,自军团长曹信以下北军将领不是战死,便是被俘,无一幸免。
丹水河之战,北军损失两个主力军团。此后孙晟竭尽全力,也无法阻挡南军随后发起的攻势。北军中部战区的失败,几乎已成定局。
丹水河之战结束后不久,刘武周就带着天佑帝的特赦令赶来都兰城。希望张锐能履行前言,去劝降史万岁。眼下战局基本已定,刘武周非常焦急。杨素正在突破孙晟的防线向着洛阳方向推进;陆柯已经攻下界安城堡,正与杨英合兵一处进攻汴州。大家都在抢时间,如果此时不能及时劝史万岁让出潼关,平叛第一功恐怕也落不到他手上。
在刘武周的再三请求下,张锐最终答应亲自去潼关见史万岁。张锐昼夜兼程赶到潼关,与史万岁谈判投降事宜。因为之前与史万岁有过口头协议,正式商讨起来双方并没有太大的分歧。
只有一点,史万岁对刘武周提出的要求有些异议。刘武周要求史万岁所部投降后,校级以上的军官要暂时跟随其一同行动。也就是说,史万岁所部的中高级军官,将作为随营人质跟着刘武周所部向洛阳进攻。
史万岁不同意,他想自己单独去上都请罪,其他如刘文常等将领继续带领投降的部队驻守潼关。等到他到了上都,确定朝廷不会追究其部下罪过时,再让刘文常等人解职。
张锐能理解史万岁的担忧,但他也能理解刘武周的顾虑。刘武周虽然急切地希望史万岁投降,但也担心史万岁是不是诈降。他要是答应了史万岁的这个条件,万一他的人马过了潼关,史万岁从背后捅他一刀怎么办?而且即使送史万岁去上都,也难保刘文常等将领不会反复。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史万岁及其所部的中高级军官都作为人质随军一起行动,才能确保后路的安全。
史、刘二人都有各自的忧虑,也没有完全信任对方。之所以双方能坐下来谈判,全靠张锐在中间穿针引线。
张锐从与刘武周的交谈中,知道他要求史万岁等人随军行动,只是以防万一,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既然刘武周没有毁约的意思,史万岁等人暂时留在其军中,也是安全的。因此,张锐考虑再三,还是劝史万岁答应刘武周的条件。
在张锐的再三劝说,并担保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史万岁最终答应了这个条件。
几天后,刘武周的军队到达潼关城下。按照约定史万岁所部开出城外,让刘武周所部占领潼关。然后,刘武周分派了一个团的人马驻守潼关,并带着史万岁、刘文常等人上路,继续朝着洛阳方向进攻。
忙完这件事后,张锐匆匆返回都兰城,并连夜召来宇文歆、高朔、范明、叶和等人商议尽早结束番州战区的战事。此去潼关,张锐已经很清楚现在南北双方的局势。他心里估算,最多一两个月,内战便会结束。因此,也到该结束番州战事的时候了。
出于对钱立本的好感,张锐打算放他一马。秘密派遣叶和去见钱立本,让钱立本在做好部下投降准备的同时,也安排好自己的退路。前提是不被汉军抓获,至于怎样脱身那就看钱立本的本事了。
就在张锐准备命令各部发动进攻时,突然收到上都方面来使孙兢的通知。孙兢命他火速前往西平城,接受朝廷的旨意。
张锐接到通知后,疑心丛生。现在内战方面大局已定,自己劝降了史万岁后,对上都方面也失去了利用价值。现在也到了上都朝廷与自己清算旧账的时候了。
有了这样的明悟,张锐顿起去心。反正自己没有参加安乐